磷化工領域龍頭企業川恒股份(002895.SZ)拋出一個重磅消息,震驚了市場。
日前,川恒股份公告稱,擬投資百億在貴州福泉建設“礦化一體”新能源材料循環產業項目。項目分兩期建設,2026年全部完成。
截至今年6月底,川恒股份總資產為51.67億元。這意味著,未來6年,公司將再造兩個“川恒”。
去年以來,川恒股份密集實施募資計劃。預計到今年三季度末,公司現有資金在20億元。僅有20億元資金投建百億項目,川恒股份加杠桿激進擴張,存在不小的風險。
據披露,經過持續布局,川恒股份已經形成礦山開采、磷酸鹽產品生產、磷化工技術創新、伴生資源開發利用、磷石膏建筑材料、磷營養技術服務、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群,公司產銷能力約60萬噸/年。
今年以來,受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影響,川恒股份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(簡稱凈利潤)1.05億元,同比增長26.37%。而在過去的6年,其凈利潤維持億元左右波動,止步不前。
川恒股份能夠借此次激進投資大打一次翻身仗嗎?
百億投資加杠桿激進擴張
上市四年來,川恒股份首次開啟大規模投資,投資幅度之大遠超市場想象。
根據公告,9月16日,川恒股份于貴州省福泉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,公司擬在福泉市投資建設“礦化一體”新能源材料循環產業項目。
針對本次投資,川恒股份稱,是基于福泉市在磷資源、區位、政策等方面的綜合優勢。
項目分兩期建設,其中一期項目按計劃全面推進,二期項目適時啟動并預留相應的發展空間。一期項目建設的內容包括150萬噸/年中低品位磷礦選礦生產線和配套尾礦庫、2*30萬噸/年硫鐵礦制酸及余熱利用生產線、30萬噸/年半水濕法磷酸生產線、10萬噸/年食品級凈化磷酸生產線、40萬噸/年電池用磷酸鐵生產線、20萬噸/年電池級磷酸鐵生產線等,涉及原料端和產品端。
一期擬建設項目中,包括公司已與國軒集團約定擬建設的50萬噸/年磷酸鐵項目、可轉債募投項目“福泉市新型礦化一體磷資源精深加工項目—150萬t/a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選礦裝置、配套設施及—30萬噸/年硫鐵礦制硫酸裝置、此前公告的新建10萬噸/年磷酸鐵項目等。
公告顯示,一期項目建設期為36個月,從今年3月到2024年3月,二期項目建設周期為24個月,計劃建設期為2024年4月-2026年4月。項目總投資預計100億元,其中一期投資45億元、二期投資55億元。公司預計,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,預計新增年產值85億元。二期項目投產后,預計新增年產值120億元。
毫無疑問,這是一次大規模項目投建,對川恒股份的經營發展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。
截至今年6月底,川恒股份的總資產為51.67億元,高達百億投資,包括今年三季度的動作,意味著,到2026年,公司將再造兩個川恒股份。
問題在于,川恒股份有沒有實力順利推進上述項目建設?上述項目建成后能否達到預期,都存在不確定性。
高達百億投資,而川恒股份自身資金并不充足。
去年,川恒股份密集募資,原本就備受關注。去年10月,公司通過定增募資9.10億元,用于20萬噸/年半水-二水濕法磷酸及精深加工項目、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。今年8月10日,又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11.60億元,用于相關項目建設。
截至今年6月底,川恒股份賬面貨幣資金為3.87億元、結構性存款4.85億元,合計為8.72億元。加上今年8月實施的可轉債募資11.60億元,合計為20.32億元。不考慮9.37億元債務及正常維持運營等,將這些資金全部拿去投建上述項目,仍然遠遠不夠。在這情況下,川恒股份需要通過再融資來籌集建設資金,加杠桿不可避免。
加杠桿投建上述項目進行大舉擴張,一旦項目未達預期,公司可能會面臨流動性風險。
兩大產品市占率40%凈利滯漲
大規模進行項目投建布局“磷”“鋰”產線的川恒股份,未來是否有較好發展前景難有判斷,而在過去,公司業績表現并不突出。
川恒股份成立于2002年,主營業務為磷酸及磷酸鹽產品的生產、銷售,其中磷酸為中間產品,最終產品主要為飼料級磷酸二氫鈣和磷酸一銨。2017年8月,公司登陸A股市場,IPO募資2.81億元進行產能建設。截至去年底,公司擁有年產36萬噸磷酸二氫鈣、年產9萬噸磷酸一銨、年產5萬噸肥料級聚磷酸銨、年產9萬噸水溶肥及摻混肥料的產能裝置。
根據財報,目前,磷酸二氫鈣和磷酸一銨是川恒股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主要來源。兩產品下游分別應用于飼料及消防滅火器領域,目前,公司在這兩大領域國內市占率均超過40%。
券商研報稱,川恒股份的磷酸二氫鈣產品功效和環保性能更好,未來有望逐步替代磷酸氫鈣,國內潛在可以替代市場為現有消費量的10倍以上。
不過,川恒股份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。
早在2013年,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就達到7.96億元,到2016年,上市前一年,其營業收入為10.85億元,增長并不十分明顯。
wind數據顯示,2014年至2016年,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.45億元、11.03億元、10.85億元,同比變動6.18%、30.50%、-1.63%,并不穩定。同期凈利潤為0.52億元、1.17億元、1.22億元,同比變動-95.18%、126.32%、4.26%。
上市之后的2017年至2020年,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.84億元、12.90億元、17.49億元、17.77億元,同比變動9.07%、9%、35.58%、1.60%。對應的凈利潤為1.33億元、0.77億元、1.80億元、1.43億元,同比變動9.06%、-42.012%、133.63%、-20.95%,波動幅度較大。同期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(簡稱扣非凈利潤)為1.19億元、0.72億元、1.86億元、1.14億元,同比變動-5.65%、-39.69%、159.13%、-38.74%,同樣表現為不穩定。
2015年至2020年的6年,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維持在億元左右波動,最高為1.86億元,最低為0.72億元,其余年度更接近1億元。數據顯示,公司凈利潤滯漲明顯。
今年上半年,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、凈利潤分別為10.06億元、1.05億元,同比增長24.95%、26.37%,扣非凈利潤為0.90億元,同比增長12.89%。
相較前幾年,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,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幅有所加快。其原因,主要是磷化工行業景氣度提升,公司相關產品價格正持續上漲。
川恒股份稱其具有較多技術優勢,但近年來,公司的研發投入增長并不明顯。
今年上半年,公司研發支出為0.21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0.19億元微增0.02億元,增幅約為10.53%。而2019年上半年,其研發支出為0.20億元,跟今年上半年基本持平。年度方面,2017年至2020年,公司研發支出分別為0.35億元、0.41億元、0.57億元、0.46億元,2020年有所壓縮,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2.57%。
在研發方面沒有大舉投入,川恒股份未來還能繼續領先嗎?市場有些擔憂。(記者 魏度)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
磷化工領域龍頭企業川恒股份(002895 SZ)拋出一個重磅消息,震驚了市場。日前,川恒股份公告稱,擬投資百億在貴州福泉建設礦化一體新能源材
聲稱是國內領先的數據技術提供商,但海量數據(603138 SH)的經營多年沒有起色。今年上半年,海量數據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的凈利潤(簡稱凈
此前花唄將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,引發網友熱議。9月22日,花唄正式公布了相關進展。公告顯示,在央行征信管理部門
9月22日午間,寶鼎科技(002552)發布公告稱,公司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事項,股票自9月22日開市起開始停牌。具體來看,寶鼎科
于9月22日臨時停牌的ST三五(300051),9月22日午間發布公告稱,公司正在籌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宜,若本次籌劃事項最終實施完成,將導致公
受股東合計減持不超過10%公司股份的影響,百亞股份(003006)9月22日大跌8 02%,最終收于19 14元 股,總市值為81 88億元。消息面上,9月21日
在多位股東擬清倉式減持公司股份的影響下,截至9月22日收盤,三友醫療(688085)收盤價為28 91元 股,收跌8 43%。據了解,三友醫療9月21日晚
受設立北交所消息的刺激,近期新三板精選層個股貝特瑞(835185)股價持續上漲。9月22日,貝特瑞股價再度大漲,盤中股價創新高,市值突破800億
新紀錄!9月22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再破萬億。至此,A股成交額已連續44個交易日破萬億元,為歷史首次。9月22日,A股迎來中秋小長假后的首個交易
9月22日晚間,海陸重工(002255)發布公告稱,公司終止出售其持有的張家港海陸新能源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海陸新能源)100%股權。據了解,9月4日
9月22日晚間,深交所官網顯示,康泰生物(300601)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,針對公司實控人發增持倡議的相關事項,深交所要求康泰生物說明
新內衣企業搶占無尺碼賽道9月13日,新興本土內衣品牌Ubras宣布中國超模劉雯擔任全新品牌代言人。這無疑是Ubras憑借無尺碼內衣爆紅后,在品
改變一個人干幾個人看人浮于事的局面活薪酬+下沉式培訓為企業注入新活力不斷優化員工配置方案,讓傳統的小工種作業變為大工種、區域化作業
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占全球近40%事件:9月13日,第六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閉幕。閉幕當天發布的《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(2021)》預測,20
蜜雪冰城成立新食品公司事件:天眼查App顯示,近日,大咖國際食品(廣西)有限公司成立,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,經營范圍含食品生產、食品
天虹轉讓旗下便利店事件:9月15日晚間,百貨類上市公司天虹股份的公告顯示,其審議通過《關于簽訂<股權轉讓意向協議>的議案》,擬對外轉...
招才引智,打造雙碳人才蓄水池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鄭重承諾。在近
寧夏銀川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近日,寧夏銀川舉辦了首屆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班,來自全市40余家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質量管理人員參加。首席
山東龍口商務局助力中企走出去2021年7月2日下午,南山鋁業印尼賓坦氧化鋁有限公司(PT BAI)舉辦儀式,熱烈慶祝首船氧化鋁順利發運,印尼廖內
蘇州吳江區塑造夜經濟特色品牌為深入挖掘消費潛力、培育夜間經濟品牌,蘇州市吳江區17日啟動以繁華吳江夜 ...
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發展數字經濟,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,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...
山西:上半年全省經濟快速恢復內需外需大幅回升今年以來,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不斷鞏...